RSS订阅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琴社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琴社动态

古琴走进“微课堂@淮安市民讲坛”

时间:2014/3/13 14:48:07   作者:   来源:   阅读:189   评论:0
内容摘要:小课堂 大收益 淮安“微课堂”播撒文化的种子市古琴学会会长李家祥正在现场与学员们分享古琴之韵  90分钟的时间里,庞杂的希腊神话三代脉络被厘得一清二楚,听者感受到了希腊神话的优美、浪漫和典雅;在旅行者老曹图片和故事的分享中,心灵仿佛经受了一次洗礼,西藏和尼泊尔似乎也不再那么遥远…...


小课堂 大收益  


淮安“微课堂”播撒文化的种子 
 
市古琴学会会长李家祥正在现场与学员们分享古琴之韵


古琴走进“微课堂@淮安市民讲坛”  90分钟的时间里,庞杂的希腊神话三代脉络被厘得一清二楚,听者感受到了希腊神话的优美、浪漫和典雅;在旅行者老曹图片和故事的分享中,心灵仿佛经受了一次洗礼,西藏和尼泊尔似乎也不再那么遥远……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空洞的说教,讲的都是自己的所闻所见、所学所思,这些简单朴实又凝聚思想火花的讲述赢得了在场听众的共鸣。聆听、讨论、传播,在淮安悄然兴起的文化“微课堂”,在每周三晚上,以“小课堂大收益”的方式播撒文化的种子,成为淮安提升公民文化道德素养的新载体。 


◎文化需要“微”滋养 

  昨晚,记者来到哈维卡咖啡馆的二楼,这里正是每周一期的文化微课堂的举办场所。在馆里,记者见到正在忙着布置场地的陈一,他正是“微课堂”的发起人和主办人。当日的主题是“古琴觅知音”。 

  在微博、微信、微电影等各种“微”风行的今天,文化微课堂相校于传统课程与讲座,无疑更能贴近普通市民的生活。“每周三晚上7点到8点30,我们都会邀请老师在哈维卡咖啡馆二楼举办‘微课堂’。每期主题都不一样,有知识讲座、有阅读心得、有旅行体会等。”陈一解释道,‘微课堂’不是正正经经地拿着课本上课,也不是听报告,更不是说教,我们在网络上、在微信平台上发布消息,如果你对这期主题有兴趣,你就来参与,完全取决于个人意愿。” 

  记者好奇为何要以这样一种方式来进行文化的传播,陈一表示,“因为是‘微课堂’,大家就会有一种包容的态度,不会太挑剔,能学到一点就好。如果办成大型讲座的话,要请专家,要有场地,花费高导致举办次数减少,次数少效果就会减弱,市民受益自然就不多。在我看来,提高一个城市的文化素养,要从小处做起,润物细无声,文化就是一种无声的滋养。” 


◎普通市民也可做老师 

  陈一告诉记者,微课堂作为我市市民讲坛的子栏目,是正在进行的一个有益的尝试。据悉,从二月开始,微课堂已成功举办了不少主题活动。而关于每期主题,陈一表示,主题不定,只要和文化有关、内容积极向上的都可以。“在前几期,我们有意识地请部分高校的老师来进行引导,后期则会在生活中寻找普通市民,请他们来讲述各自的故事。” 

  在采访中,陈一还告诉记者,他有一个朋友曾在国外工作过两年,谈起这两年工作经历,朋友说最大的体会是人与人被无条件地相互尊重,“无论你是哪个国家人,你是做什么工作的,都会得到尊重。客户不会因为你是服务员而瞧不起你,甚至会主动地关心、帮助你。她的这个故事打动了我,让我的心灵有所启发,那就是任何人都必须尊重。”陈一表示,以后的微课堂,将会邀请有阅历、有故事,有经验,能给别人启发的普通市民来做讲课的主角,“普通市民也可以做老师,我们的宗旨就是凡能提供正能量,能给人带来幸福感和感悟的文化思想或观念,都可以拿来交流。” 


◎团队互助合作共赢 

  记者了解到,微课堂的运作,还有着一帮乐于付出、充满社会责任感的年轻人。陈一表示,“每周一期,看起来不容易,但操作起并不复杂,因为我们运用了团队互助合作共赢的方式。这也更体现了市民讲坛市民积极参与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据悉,微课堂的运作共分四块,海报制作、网络发布、场地确定、洽谈师资,这几方面各有专人负责。微课堂的宣传海报充满了艺术美感,它出自摄影师吴加香之手,陈一解释说,“对吴加香而言,她很乐意把才能用在公益之处;网络发布,则由在淮安新闻网工作的陈碧辉每期将内容发布到网上;至于场地,哈维卡咖啡馆的老板阿芳甘愿牺牲每周三的营业时间,无偿为大家提供交流和学习的场所。而我们这边,主要负责邀约老师。” 

  在陈一看来,包括免费讲课的老师在内,每个人都有为社会做贡献的心愿,正是他们这种乐于分享、乐于奉献的精神,才使微课堂有了自生自长自我良性运作的平台。“我希望以这种方式,先吸引一部分人,然后通过他们的带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参与到文化的传播中来。在我看来,微课堂会像种子一样,一定会慢慢地生根发芽,最终长成大树。”陈一对微课堂这一创新型文化传播模式充满着希望。 


◎微课堂让生活充满正能量 学员们在专注地聆听古琴老师讲课

  在悠扬动听的古琴声中,昨晚的微课堂拉开序幕,专程从无锡赶回来的市古琴学会会长李家祥分享的“古琴觅知音”专题受到了古琴爱好者的热烈追捧。他首先以一曲《流水》将听众带入了意趣高雅的古琴意韵中,随后,主要介绍了古琴历史、相关典故以及不同琴派,包括古琴和古筝的区别;并介绍了古琴的结构、常见指法等基础知识。李家祥表示,他很乐意通过微课堂这种方式消除大家对古琴的敬畏感,“因为是‘微课堂’嘛,大家能学到一点知识就行,哪怕只是初步认识古琴都可以。” 

  微课堂,这种全新的文化传播方式受到了淮安市民的的好评,众多参与者认为,这样的形式既不用占用多少时间,又能获取新的知识,同时还能扩大社交,可谓一举多得。很多人将淮安开设微课堂的信息发布到微信朋友圈,他们自豪地告诉外地的朋友,淮安也有这样充满正能量的地方,网友“小彦”这样说道,“我生活的城市是安全而美好的,因为有这样一种乐于付出的文化存在,我们的城市因此品位提升,我们的生活因此充满正能量。” 

  据悉,下期微课堂的主题已经确定,将由焦亚东主讲《记忆的力量:文学阅读的另一种可能》,有兴趣的市民不妨关注相关的微信平台。 

  晚报记者 曹盈 


相关评论

新闻动态

本类更新

本类推荐

本类排行

COPYRIGHT 2010-2013 WWW.SYQS.ORG 淮安市山阳古琴社 Huaian City, Shanyang Qin Community
本站发布的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因无法得知原创作者而未能标注,如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致歉!

QQ:488500 手机:13852370000

苏ICP备1301877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