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琴仙”伯牙
时间:2015/12/24 11:29:41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 阅读:216 评论:0内容摘要: 伯牙原姓俞,名瑞,字伯牙,生卒不详,春秋战国时期楚国郢都(今湖北荆州)人。既是抚琴高手,又是作曲家,故被人尊为“琴仙”。 历代文献关于伯牙的记载颇多,最早见于荀子《劝学篇》:“昔者瓠巴鼓瑟,而沉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文中用夸张的手法来形容其琴声之美妙。 在《吕氏...伯牙原姓俞,名瑞,字伯牙,生卒不详,春秋战国时期楚国郢都(今湖北荆州)人。既是抚琴高手,又是作曲家,故被人尊为“琴仙”。
历代文献关于伯牙的记载颇多,最早见于荀子《劝学篇》:“昔者瓠巴鼓瑟,而沉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文中用夸张的手法来形容其琴声之美妙。
在《吕氏春秋》和《列子》中,记载有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一直为后世所传诵。
据《吕氏春秋·本味篇》载: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泰山,钟子期曰:“善哉!巍巍乎若泰山”。少时而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摔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据《列子》载: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哉?”子期死后,伯牙断弦摔琴,终身不操,认为没有人比子期更懂得他的音乐。
后人以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为题材创作了琴歌《伯牙吊子期》。《琴操》、《乐府解题》记载有伯牙学琴的故事:
俞伯牙在大师成连门下学琴三年,通晓了成连的所有技巧却始终达不到精妙的境界,于是求成连指点迷津。成连自称只能教弹琴技艺,而其师万子春善移情,便带伯牙去东海找万子春请教移情之法。两人来到蓬莱,成连将伯牙留在山上,自己则乘船而归。伯牙独处山上,并未见到万子春,只看见汹涌的波涛,杳深的山林和悲啼的群鸟,伯牙心中豁然一亮,感慨地说:“先生移我情矣!”乃援琴而歌之。他将听到的声音,看见的景物,融入自己的情怀之中,果然韵律与心神合而为一。伯牙因此悟得琴之妙趣,有感而作《水仙操》。现在的琴曲《高山》和《流水》都是传说中俞伯牙的作品。
- 相关评论
琴人风雅
本类更新
-
08-07杨荫浏先生与古琴音乐研究
-
02-22广陵琴派第十代传人、现代广陵琴派集大成者刘少椿
-
12-28雅韵琴音——东汉音乐家蔡邕
-
12-24广陵琴派第十二代传人刘扬
-
12-24广陵派古琴名师刘蓉珍
-
12-24传统琴家林友仁
-
12-24“浙派”琴家姚公白
-
12-24“广陵派”古琴演奏家张子谦
-
12-24“诸城派”琴家詹澄秋
-
12-24“蜀派”古琴教育家、演奏家喻绍泽
本类推荐
-
08-07杨荫浏先生与古琴音乐研究
-
02-22广陵琴派第十代传人、现代广陵琴派集大成者刘少椿
-
12-24广陵琴派第十二代传人刘扬
-
12-24“广陵派”第十一代宗师梅曰强
-
12-24“广陵派”的集大成者第十代传人刘少椿
本类排行
-
12-24广陵琴派第十二代传人刘扬
-
12-24战国时期齐国民间琴家雍门周
-
12-24当代古琴家汪铎
-
12-24古琴演奏家姚丙炎
-
12-24“诸城派”的最后传人刘赤城
-
12-24“梅庵派”的代表人物刘景韶
-
12-24晚唐琴家陈康士
-
12-24“广陵派”的集大成者第十代传人刘少椿
-
12-24春秋时期郑国杰出的音乐大师师文
-
12-03春秋时期楚国琴家成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