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代琴家陈幼慈
时间:2015/12/24 11:50:41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 阅读:166 评论:0内容摘要: 陈幼慈,字荻舟,浙江诸暨人。 陈幼慈从小就工于琴、棋,后来官至户部侍郎。以琴游于朱门,缙绅从游者甚众。他发现传统的谱集,往往有炫博矜奇的毛病,徒然使读者畏难罕学。于是他把十六首流行的琴曲,删繁就简,在道光十年(1830年)编成《邻鹤斋琴谱》。其中《琴论》部分,他提出了一些独...陈幼慈,字荻舟,浙江诸暨人。
陈幼慈从小就工于琴、棋,后来官至户部侍郎。以琴游于朱门,缙绅从游者甚众。他发现传统的谱集,往往有炫博矜奇的毛病,徒然使读者畏难罕学。于是他把十六首流行的琴曲,删繁就简,在道光十年(1830年)编成《邻鹤斋琴谱》。其中《琴论》部分,他提出了一些独到的见解。
他总结了琴音变化的规律,认为:总之,则清、浊二音互相配合,使之宣导湮郁而已。又总结琴曲节奏变化规律,说:凡制曲,始而必缓作,渐引入调,继而稍紧成章,至曲将终,又须放慢使收。无论长曲、短曲,同此一法。
他认为古时无谱,因而琴曲无古调可宗。举出《阳春》、《白雪》这类著名古曲为例,说它们莫不想象古意而成。基于这样的理解,他主张习熟传统琴谱之后,可以根据自己的体会加以润色,反对泥古恪遵。他特别肯定并推荐了《松弦馆》、《大还阁》和《自远堂》琴谱。
他从演奏风格和琴曲构成方面,指出南北琴派的区别,说:南调数句后,必加收束另起,如韬撮三声、撮五声,皆收束之声也。另起以达未尽之意,使情致缠绵宛转,恒多幽闲适怨之音。北曲慷慨悲歌,声多激烈,故一气呵成,无结束另起之意,恒多偾发盛叹之音。
他也象一般琴论家那样提出:弹琴忌江湖时派的论点。但是他进一步作出了一些合理的具体分析,说:时派无非以指法纤巧、轻捷取音,顺指弹过,不辨宫商定位,以熟为胜。主张以沉重、坚实为体,以吟猱婉转、含蓄停顿为用。他反对轻浮和草率,徒使速速弹毕,以为纯熟。他认为《客窗夜话》、《普安咒》、《释谈章》都属于时派曲目。至于以《大学》章句谱曲,更是他坚决反对的俗韵。
他很不赞成动称宗常熟派、金陵派、松江派、中州派。或以闽派、浙派为俗,以常熟派为雅,以中州派为正的绝对化的说法。主张去掉门户之见,无偏执某派之议。
以上这些看法,在今天看来似乎是显而易见的道理,可是在当时却很少有人能象他这样一语道破。他能够明确地加以总结,对于启发思考,明辨是非,无疑是有帮助的。
- 相关评论
琴人风雅
本类更新
-
08-07杨荫浏先生与古琴音乐研究
-
02-22广陵琴派第十代传人、现代广陵琴派集大成者刘少椿
-
12-28雅韵琴音——东汉音乐家蔡邕
-
12-24广陵琴派第十二代传人刘扬
-
12-24广陵派古琴名师刘蓉珍
-
12-24传统琴家林友仁
-
12-24“浙派”琴家姚公白
-
12-24“广陵派”古琴演奏家张子谦
-
12-24“诸城派”琴家詹澄秋
-
12-24“蜀派”古琴教育家、演奏家喻绍泽
本类推荐
-
08-07杨荫浏先生与古琴音乐研究
-
02-22广陵琴派第十代传人、现代广陵琴派集大成者刘少椿
-
12-24广陵琴派第十二代传人刘扬
-
12-24“广陵派”第十一代宗师梅曰强
-
12-24“广陵派”的集大成者第十代传人刘少椿
本类排行
-
12-24广陵琴派第十二代传人刘扬
-
12-24战国时期齐国民间琴家雍门周
-
12-24当代古琴家汪铎
-
12-24古琴演奏家姚丙炎
-
12-24“诸城派”的最后传人刘赤城
-
12-24“梅庵派”的代表人物刘景韶
-
12-24晚唐琴家陈康士
-
12-24“广陵派”的集大成者第十代传人刘少椿
-
12-24春秋时期郑国杰出的音乐大师师文
-
12-03春秋时期楚国琴家成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