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山阳琴派
  • 东汉哲学家、经济学家、琴家桓谭

      桓谭(约公元前23年—公元50年),字君山,东汉哲学家、经济学家、琴家,沛国相(今安徽宿县西北)人。爱好音律,善鼓琴。博学多通,遍习五经,喜非毁俗儒。 哀帝、平帝间,位不过郎。王莽时任掌乐大夫。刘玄即位,诏拜太中大夫。桓谭的父亲是汉成帝时的太乐令。桓谭通音律,擅弹琴,他对音... 阅读全文>>
     2015/12/24 11:35:07
  • 汉末琴家杜夔

      杜夔(188年前—220年后),字公良,河南人。汉末音乐家,仕于曹操、曹丕之世。  杜夔善钟律,聪敏过人,丝竹八音,无所不能。汉灵帝时任雅乐郎。汉末天下大乱,杜夔依附荆州牧刘表,刘表让他与孟曜为汉帝和雅乐。刘表的儿子刘琮投降曹操后,曹操让杜夔为军谋祭酒,参太乐事,并令他创制雅... 阅读全文>>
     2015/12/24 11:34:47
  • 晋代著名雕塑家、诗文家、琴家戴颙

      戴颙(377年—441年),字仲若,晋代著名的雕塑家、诗文家、音乐家。与嵇康是同乡,都是谯郡銍县(今安徽宿县)人。其父戴逵是晋代有名的学者、书画家、雕刻家、音乐家,塑铸佛像最为有名,曾拒为王门伶人,为世人所称道。  戴颙以孝行著称,据《宋书·隐逸传》记载:“颙年十六,遭父忧,... 阅读全文>>
     2015/12/24 11:34:31
  • 东晋琴家、雕塑家、画家、哲学家戴逵

      戴逵(约326年—约396年),字安道,东晋琴家、雕塑家、画家、哲学家。谯郡铚县(今安徽宿州市)人,后徙居会稽剡县(今浙江嵊县西南)。  戴逵终生不仕,初就学于名儒范宣。博学多才,善鼓琴。著《戴逵集》9卷,已散佚。据《晋书》记载:“逵能鼓琴,工书画,其余巧艺靡不毕综。”  《... 阅读全文>>
     2015/12/24 11:33:51
  • 东汉辞赋家、散文家、书法家、古琴演奏家蔡邕

      蔡邕(132年—192年),字伯喈,今河南杞县人。东汉辞赋家、散文家、书法家、古琴演奏家。  蔡邕少时师事太傅胡广,博学多识。通经史,喜好数术、天文,妙操音律,善鼓琴、绘画,擅长辞章,精工篆隶,尤以隶书著称。他善于总结前人用笔经验,融会贯通,并形成自己的风格。其书结构严整,点... 阅读全文>>
     2015/12/24 11:31:57
  • 汉末著名琴家、女诗人蔡文姬

    蔡琰,字文姬,汉末著名琴家、女诗人。她的生年大约在汉灵帝熹平六至七年(177年—178年)间,原籍为陈留圉(今河南杞县)。汉末著名学者蔡邕之女。  蔡文姬自幼博学多才,好文辞,又精于音律,音乐天赋过人。她6岁时听父亲在大厅中弹琴,隔着墙壁就听出了父亲把第一根弦弹断的声音。其父... 阅读全文>>
     2015/12/24 11:31:11
  • 我国最早的古琴演奏家钟仪

    钟仪,春秋时期楚国人,是现存记载中最早的古琴演奏家,世代都是宫廷琴师。  据《左传·成公九年》记载:公元前582年,晋侯到军中视察,发现了一个戴着南方楚式小帽的囚徒,就问左右:“这是什么人?”人们回答说:“这个人正是两年前郑国献来的楚囚钟仪。”钟仪自称是伶人,晋侯就给他一张琴... 阅读全文>>
     2015/12/24 11:30:49
  • “琴仙”伯牙

      伯牙原姓俞,名瑞,字伯牙,生卒不详,春秋战国时期楚国郢都(今湖北荆州)人。既是抚琴高手,又是作曲家,故被人尊为“琴仙”。  历代文献关于伯牙的记载颇多,最早见于荀子《劝学篇》:“昔者瓠巴鼓瑟,而沉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文中用夸张的手法来形容其琴声之美妙。  在《吕氏... 阅读全文>>
     2015/12/24 11:29:41
  • 战国时期齐国民间琴家雍门周

    雍门周,名周,战国时代齐国的民间琴家。他居住在齐国的首都西门,当时称“雍门”,故以为号。亦称“雍门子”或“雍门子周”。 《桓谭新论·琴道篇》中记载:有一次雍门周带着琴去见孟尝君,孟尝君想故意为难他,说:“先生弹琴也能使我悲哀吗?”雍门周直率地回答说:“听曲的人必须自己有过不... 阅读全文>>
     2015/12/24 11:29:10
  • 商朝宫廷乐师师延

    师延,商朝最后一个君主纣王的宫廷乐师,擅作曲。 师延精通阴阳,晓明象纬,自伏义以来,历世均居乐官之职。商时,总修“三皇五帝”之乐。能抚一弦琴,令地只上升,吹玉律使天神下降。其考察各国音乐,即预知其国之得失兴衰。 纣王因迷恋声色,荒淫无道,说师延之乐淡而无味,禁之于狱,欲极... 阅读全文>>
     2015/12/24 11:28:40
COPYRIGHT 2010-2013 WWW.SYQS.ORG 淮安市山阳古琴社 Huaian City, Shanyang Qin Community
本站发布的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因无法得知原创作者而未能标注,如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致歉!

QQ:488500 微信(手机):13852370000  邮箱:ljx@syqs.org 

苏ICP备13018779号-1